2025全國醫院建設展-智慧后勤建設應納入醫院整體信息化建設規劃

 行業新聞    |      2025-03-14
全球醫院建設風向標


醫院智慧后勤一體化信息平臺及各類專業子平臺的建設,推進后勤信息化系統部署,能夠實現后勤管理、后勤服務、機電管控和安全管理的集成化、能源使用的精細化和后勤運營的智能化,實現基于后勤大數據的決策支持。

醫院智慧后勤一體化信息平臺上線后,醫院設施報修率下降了85.9%,后勤服務滿意度達到了96.81%,比實施前提高了21個百分點。


引 言


智慧后勤建設是智慧醫院建設的重要構成,是醫院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核心要素之一,也是近年來發展的熱點。智慧后勤是在后勤業務數字化基礎上的全面提升,對提高醫院的整體服務品質、運營能力、安全保障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1]。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醫院智慧管理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中將智慧后勤建設相關內容列入了評分要求[2],引導國內醫療機構重視和有力推進智慧后勤建設。






智慧后勤管理涵蓋后勤日常管理、服務管理、資產管理、安全管理、能效監測、機電管控、項目管理、成本控制等多個方面,在功能覆蓋后勤管理與服務多個維度的同時,技術架構上逐步向平臺化、集成化、一體化方向發展[3] [4]。筆者結合在醫院后勤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方面的積累,從醫院智慧后勤建設的內容、形式及方法開展研究,并積極推動智慧后勤一體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智慧后勤與醫院后勤信息平臺




關于智慧后勤


智慧后勤是在后勤信息化覆蓋后勤業務全流程的基礎上,運用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后勤信息自動感知、智能管控、智慧處理,實現后勤管理的無紙化、移動化、智能化、無錯化和個性化。智慧后勤建設基于“物聯網+互聯網+信息平臺+人工智能”體系[3] [4],強調以一體化的信息平臺建設形式與手段為核心。智慧后勤建設應基于一體化信息平臺,根據業務場景建設需求,實現應用集成、功能一體和業務協同,與醫院主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同時,由于數據交換與存儲格式、使用場景等不同,先期可獨立存在智慧運營、智慧樓控、智慧安防三大子業務平臺,在此基礎上可逐步整合建設一體化智慧后勤信息平臺,實現醫院智慧后勤一體化建設。




醫院一體化智慧后勤信息平臺


1


一體化智慧后勤信息平臺的定義


一體化智慧后勤信息平臺(以下簡稱“該平臺”),是醫院后勤信息綜合管理的頂層平臺,是后勤信息化實現數據集成、應用集成、門戶集成和數據資源管理利用的核心[3]。該平臺集成后勤智慧運營、智慧服務、智慧管控和智慧安防各子平臺、子系統。它通過信息網絡技術、工作流引擎與智能控制技術的集成,對醫院后勤保障系統相關設備設施和業務管理的靜態與動態數據進行定期采集、匯總、清洗、存儲與集成管理、分析利用,建立集醫院設備監控與能源監控、后勤業務管理、后勤安全管理與決策支持功能、三維可視于一體的管控平臺[3]。


2


建設目標與應用特征


該平臺建設的目標是建立后勤數據中心和業務應用互操作平臺[5],實現跨系統跨平臺的互聯互通和輔助決策支持,實現基于主索引機制的數據資源整合與全局數據應用展現,實現智慧后勤管理的統一索引,統一注冊,統一門戶,統一交互,統一通訊,統一數據管理與利用,滿足集成的需要、互聯互通的需要、標準化的需要、共享的需要和決策支持的需要[6]。后勤信息平臺與醫院主信息平臺應做接口,在主數據管理方面應服從醫院信息的數據標準化要求[7],在應用交互方面與醫院信息平臺有交互關系。


架構設計


該平臺遵循企業信息架構分層設計思路,不同的層次解決不同的問題,通過平臺來整合信息,并實現應用系統之間的業務協同和互聯互通,從而達到一體化。平臺技術框架融合平臺標準體系、系統運維以及相關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為9個部分[4]和“一個中心”,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層、業務應用層、平臺信息交換層、平臺信息資源層、平臺服務層、平臺應用層、平臺門戶層,以及相關的信息標準體系、信息安全與運維管理體系,以及智慧后勤數據中心。見圖1。




圖1 醫院智慧后勤信息平臺總體技術架構




信息基礎設施層


主要是服務于智慧后勤應用和平臺的信息基礎設施及其整合。




業務應用層


醫院內部的后勤業務應用系統,是后勤信息平臺的基礎和數據來源。




平臺信息交換層


主要任務以滿足后勤運營、后勤服務、機電管控、安全管理、能效監測和醫院管理信息的共享和協同應用為目標,采集相關業務數據,并對外部系統提供數據交換服務,包括與區域平臺的數據交換。該層為整個平臺的數據來源提供技術基礎和保障,對業務系統提供標準的信息交換服務,實現數據在系統平臺范圍內可靠、可信、自由的交換。




平臺信息資源層


用于整個平臺各類數據的存儲、處理和管理。




平臺服務層


主要任務是為平臺提供各種服務。包括主索引服務(服務對象、后勤員工和各類機構的主索引)、注冊服務、權限管理服務、數據檔案服務、一卡通服務、區域協同服務、業務支撐服務,以及三維可視應用的基礎支撐服務等。




平臺應用層


通過后勤基礎業務數據的交換、共享和整合,結合運營管理和服務保障的需要,建立擴展應用。主要包括基礎業務保障、總務運營管理、物業流程監管、院內一卡通、設備安全監控、區域后勤服務協同、管理輔助決策支持和公眾服務等,也包括三維可視各類應用,如GIS、BIM、VR/AR/MR的應用等。




平臺門戶層


門戶層是整個醫院后勤信息平臺對內和對外不同使用對象的使用和展示的界面,涉及電腦終端和移動終端。不同使用者根據不同權限實現不同的功能展現和數據呈現。




相關信息標準體系


平臺建設、平臺集成、交互與數據資源管理必須遵循各類信息標準規范。




信息安全與運維管理體系


應遵循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及相關規范建立立體的信息安全體系,并建立有效的智慧后勤系統運維管理體系。




數據中心建設


基于信息平臺的主數據管理,應逐步建立后勤數據中心,實現后勤數據系統化、標準化管理和應用[7]。通過信息平臺的數據標準化管理和全面數據集成建立后勤數據資源池,進一步建立共享文檔庫、后勤數據倉庫、后勤服務360視圖、機電管控全局視圖,在此基礎上用于后勤管理決策支持、院內服務決策支持和運維決策支持。




智慧后勤業務子平臺與應用系統




智慧后勤運營集成子平臺


又稱為后勤運營管理平臺,通常是醫院后勤信息化初期階段部署的相關后勤管理平臺[3]。此子平臺是一個集成各類后勤服務領域應用系統以及日常運營管理的數據交換和業務協作平臺。通過信息整合實現后勤運營與服務作業流程最優化、績效評價自動化、決策方法科學化[8]。主要集成的后勤信息應用系統包括后勤人員管理、績效管理、資產管理、布草管理、維修管理、服務管理、餐飲管理、醫廢管理、宿舍管理、工程項目管理、第三方服務管理等方面的應用系統。




智慧機電管控集成子平臺


又可稱為醫院能源與機電管控平臺、醫院智慧樓宇集成平臺等[3]。通過該平臺把醫院內分散、復雜的各類機電設備和應用系統進行資源、數據、服務共享整合,在統一的界面上實現對各子系統全局的監視、控制和管理,達到高效、平穩、協調、節能的運行狀態[9],并提供快速的應急響應機制。平臺重點實現機電管控、機電運維、能效監測各子系統的集成,關注能效與機電運維大數據管理與應用,覆蓋高低壓配電、UPS、發電機組、給排水、暖通、冷熱源、凈化空調、污水處理、電梯、醫用氣體、物流輸送等各類機電設施的信息應用系統[10]。




智慧安全集成子平臺


智慧安全集成子平臺又稱為安消一體化綜合管理平臺,是先期應用安防管理平臺的升級版,實現對安防、消防及安全生產各子系統的集中管理與控制[11],實時采集和檢測各子系統的報警信息與運行狀態,調動相應的子系統實現事件的系統間聯動,實現各子系統之間的資源共享、信息交換以及警情的聯動處理。主要覆蓋智慧安防、智慧消防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安全生產管理相關的一系列應用系統。該子平臺除安防與消防聯動管理外,尚包括?;饭芾?、風險管理、風險點巡查、風險應急預案備案、安全資產管理、安全數據BI商業智能分析展現等應用系統或功能模塊。其中,智慧安防涵蓋安防視頻監控、門禁、停車、巡更、報警、一卡通等信息應用系統,安防平臺依托GIS與VR技術的融合、人工智能的應用,可實現AR云圖、獵鷹追蹤、報警聯動、自動跟蹤、移動偵測、人臉識別、人像識別、客流統計、環境監測等功能[12]。




建設實踐


為推進后勤現代化管理,無錫市人民醫院于2014年對后勤信息化建設進行了中長期規劃,基于平臺集成的思路,從后勤運營管理、能效與機電管控、安全管理三條線同步推進智慧后勤建設?;诟鳂I務應用領域的建設基礎,搭建一體化智慧后勤信息平臺,進行數據與應用集成,建立后勤數據中心,實現數據系統化管理和深度利用,實現三維可視、AR、BI等技術的融合應用。




智慧后勤運營管理


基于智慧后勤運營管理平臺,分5期推進部署了后勤人員管理、考核與培訓管理、資源資產管理、維修管理、餐飲管理、醫廢管理等方面的40多個信息應用系統。




智慧后勤能效與機電管控


基于智慧后勤機電管控平臺,從2015年起分為4期,利用物聯網技術,部署了13000多個傳感器,實現對能源的全方位監控、對機電設施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監測與管理、智能報警、服務調度,融合BIM技術應用。能效監測能夠實現能源數據采集計量、能效分類分析、用能預警、能效優化等。




智慧安全管理


基于智慧安全管理平臺,分3期立體推進安全管理信息化。2017年進行1期智慧安防全面升級,以電信云存儲技術為基礎,依靠全光網路,部署2200多個高清攝像機以及各類安防應用和數據探測器,輔以人工智能技術,構建成一套云端化、集成化、可視化的智慧化安防管控平臺[13]。2期是利用物聯網技術進行智慧消防改造,實現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集中管理、遠程監控。3期以建立安全管理集成平臺為重點,進一步實現消安一體化和廣義的后勤安全管理,并建立了安全生產、視頻偵測、安全源管理、醫聯體安全管理等駕駛艙的門戶展示。




主要成效和價值


智慧后勤一體化建設改變了原有的運行管理模式,讓管理更精細,服務更優質,運營更安全。




優化了工作流程


后勤傳統管理模式以手工作業為主,工作流程環節多、周期長、不透明,經常發生工作的延誤和堵塞。智慧管理徹底改造優化了作業流程,減少了環節,提高了效率。例如后勤報修,傳統模式往往環節多而繁瑣,過程不可追蹤,成本不可控,結果不可知;信息手段的融入使后勤報修實現一站式全過程閉環可追蹤。再如管理響應,醫院管理者通過手機移動終端可以便捷地了解后勤運營情況,進行事務處理。




提升了服務品質


智慧后勤應用系統對業務過程的全面覆蓋和移動端的廣泛應用,使點餐、配送、陪檢、報修、巡檢、搶單、外修、宿管等服務和工作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后勤信息系統實施后,本院設施設備缺陷、服務投訴、突發安全事件等數量下降明顯,患者及臨床滿意度顯著提高,其中,僅設備設施報修率下降了85.9%,各類維修、運送服務、陪檢服務響應及時率均達到了100%。后勤服務院內總體滿意度達到了96.81%,比實施前年提高了21個百分點。




打造了安全環境


智慧安全管理平臺的建立,實現了醫院安防、消防、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管理能力和效果的全面提升,消除了原來管理諸多手工管理的盲區。僅從社會治安而言,醫院盜竊案件下降96%,破案率達到100%。通過系統智能提示和證據保全,抓獲各類三逃人員45人,其他違法犯罪分子150余人。而機電管控信息化又使設備運行更可靠,異常事件能夠及時報警處置。




優化了成本消耗


通過智慧后勤建設實現了醫院后勤的精益管理,降低了成本耗用,實現了醫院后勤物流、人流等的全過程管控,實現了能源的有效監測和優化用能,巡檢和保養管理、設備管理、機電管控能夠有效延長設備使用生命,空調智能節能能夠大大降低能源消耗。本院通過后勤信息化實現綜合節能33%以上,每年節約能耗費用上千萬元。




提高了科學管理水平


智慧后勤一體化建設,能夠大大提高后勤運營、服務、運維、安全、成本控制等領域的科學管理水平和規范管理水平。該平臺實現了后勤運營管理應用系統和機電運維控制系統的集成,一個界面實現一體化可視展現、一體化管理,通過智能化手段促進過程決策支持、自動控制、安全管理和終末管理分析。機電管控信息平臺,基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全院機電設施的線上管理;通過BIM、GIS、VR技術,使后勤管理直觀、可視、立體。




實現了數據資源的整合


通過智慧后勤一體化建設,實現了后勤保障的信息資源整合與利用[14]、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以及不同應用系統、應用班組部門間數據資源的集中管理,保證數據信息的高效利用,實現了管理決策支持。




結 語


智慧后勤建設應納入醫院整體信息化建設規劃范疇,資源統籌,數據互通,應用交互,同時應關注其獨特性。智慧后勤一體化建設內容豐富、多元復雜、建設周期長,基于智慧后勤信息平臺及各類專業子平臺分階段推進信息化應用系統部署,能夠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能夠實現整個后勤管理、后勤服務、機電管控和安全管理的集成化、能源使用的精細化和后勤運營的智能化[15],實現基于后勤大數據的決策支持。智慧后勤一體化建設必將突破傳統手段無法逾越的屏障,給醫院高質量發展帶來越來越豐富的保障。